文 | 观律鸣法
编辑 | 翊星辰
声明: 本文内容结合权威资料与个人观点撰写,文末附有文献来源和截图,请知悉。
说实话,赖清德的这一系列举动,真的是出乎意料地失败了。
展开剩余86%他原本想通过一次“外交访问”来重塑岛内的政治形象,企图扭转他在岛内的颓势。然而,就在出发之前,接连两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不期而至,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。这不仅是个政治失误,甚至让他在舆论中陷入了更深的困境。
人民日报针对他的做法迅速做出反应,连带改变了对赖清德的称呼,直言不讳地将其钉上了“谋独”的耻辱柱。如今的赖清德,忙着准备“过境”美国,但岛内民众早已识破他的真实意图。他所做的一切,看似是在进行外交突破,实则不过是用纳税人的血汗钱,换取一场没有任何尊严的外交秀。
接下来,我们详细看看,赖清德究竟在这次事件中惹上了什么麻烦。
赖清德曾以为自己能通过一场“罢免风波”重新获得岛内的支持,结果这一计划彻底失败。7月26日,绿营精心策划的罢免案,在投票时因低迷的投票率遭遇滑铁卢,最终宣告失败。尽管同意票有一万两千多张,远超不同意票,但实际情况是,投票率连最低的25%门槛都未能突破。这样的低参与率简直就像你精心布置了舞台,却发现观众根本不愿意入场。那么,这场戏究竟是给谁看的?
原本这场罢免案是赖清德用来打击蓝营的,但最终变成了自曝其短。这并非选民的冷漠无缘无故,他们看得非常清楚,这根本不是为了什么“正义”,而是一场纯粹的政治报复。这一失败暴露了赖清德在动员选民方面的巨大漏洞,连一次罢免都搞不定,还指望他能带领全体民众应对外部压力?
更糟糕的是,这场失败的政治行动迅速在民调上得到了回响。7月15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数据显示,赖清德的满意度急剧下滑,跌破了警戒线。不满意度飙升至44.5%,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表示“极度不赞同”。这不仅是简单的反感,而是显而易见的抵触情绪。与此同时,赖清德的满意度只有42.9%,这也是他上任以来首次出现“死亡交叉”现象。
“死亡交叉”绝非好兆头,它意味着赖清德已经失去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,而他的执政也因此陷入了严峻的信任危机。造成这一切的原因,不单是罢免案的失败,更与他在多项重大议题上的糟糕表现密切相关。比如,他拒绝让军方支援台风灾民的做法,已经让许多岛内民众失望至极;再如,他在“团结十讲”上的言辞空洞,完全未能传递出任何有力的思想,反而让听众感到尴尬。
不仅如此,经济方面的消息也不容乐观。两家日本百货巨头宣布撤资,理由十分直白——台海局势紧张,市场信心不足。对于这个严重依赖外资的地区来说,每一家的外资撤离,都是一记沉重的经济打击。大陆方面也毫不手软,针对“台独”相关企业的制裁措施已经开始显现成效,一些外资企业正在重新评估在台湾的布局。
资本永远是最现实的,哪里有风险,哪里就没有投资。赖清德一边高喊“自主发展”,一边眼睁睁看着外资撤走,他的空洞口号又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呢?
然而,即使在这种危机时刻,赖清德依旧没有放弃他最擅长的“出镜”操作。他已经安排好在8月上旬“访问”三个所谓的“邦交国”,并顺便“过境”美国的纽约和达拉斯。表面上看,他是在推动所谓的“外交突破”,但实际上,这不过是为自己刷存在感,同时给在台面上的政治对手制造麻烦。
可这场“出访秀”还未上演,就已经充满了隐忧。首先是美国方面的态度,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。美国官方虽然嘴上说“符合以往政策”,却迟迟不肯透露具体的过境安排。原因不难猜测——在当前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时刻,特朗普显然不希望赖清德的出访破坏他与中国谈判的机会。特朗普已经等了多年,得来的这次机会,怎能因一个台湾政治人物的行为而影响?
更为严峻的是,来自大陆的警告已放在桌面上。7月15日,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再次声明,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交流。紧接着,7月16日,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也发话了,明确表示赖清德“倚美谋独注定失败”,并警告拉美国家不要在台海问题上“玩火”。
最具威慑力的打击来自人民日报。此次,人民日报直言不讳地将赖清德标记为“杂质”,并明确指出:“不打掉这样的杂质,台湾就无法拥有美好的未来。”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赖清德的政治底色,也预示着他未来的政治命运已经深受质疑。
再回头看赖清德的“过境安排”,简直成了笑话。他为了换取美国的“过境许可”,开出了令人咋舌的条件——波音飞机的大单、阿拉斯加天然气的长期合约,甚至包括放宽美猪美牛的进口限制、调降汽车关税等一系列让利措施,所有这一切都要用岛内民众的纳税钱去填补美国的需求。
而那些所谓的“友邦”国家也并非傻子,巴拉圭总统公开表示不会对中国大陆视而不见,这话已经说得相当明白。如果赖清德继续依赖这种虚幻的“外交策略”,巴拉圭可能会成为下一个“断交国”。到时候,他的这场“出访”恐怕连一个邦交国都保不住。
总的来说,赖清德的“过境美国计划”,不过是一场孤注一掷的政治豪赌。他明知道岛内民意逐渐背离,外资正在撤离,大陆在不断施压,但他依旧执迷不悟,继续走他那条独行其是的道路。人民日报这次直言他为“杂质”,其实就是将赖清德与台海稳定的未来挂钩——他已经成为这个局势中的最大不稳定因素。
信息来源:
- 《人民日报》钟一平文章:《赖清德才是应被打掉的“杂质”》,环球网,2025-07-15 13:18
- 《外交部回应赖清德可能过境美国: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》,新京报,2025-07-15 20:22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